学术报告进入12月以来,各系学术活动以多种形式继续展开,讲座之后的讨论也更加深入,通过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们的思维碰撞,扩展了彼此的思路,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意识。
12月2日下午,工程管理系刘红飞教授做了题为《标准制定程序与要求》的学术讲座,介绍国内外相关标准,并详细讲述标准制定过程,涉及到标准内容、范围、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同时讲述了现有标准改革的必要性及措施,并通过标准制定案例解说具体注意事项。
同日下午,建环系刘泛函老师做了题目为“相变材料流动换热特性及蓄放热调控规律”的学术分享。相变蓄热技术是解决系统中能量供求双方在时间以及强度上的不匹配难题的有效手段,蓄热装置蓄放热速率与相变材料的流动换热特性有着密切关系,而相变材料的流动换热特性主要取决于蓄热装置的形状和结构。刘老师分析了相变蓄热装置结构形式与相变材料流动换热特性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介绍了场协同强化传热理论在相变材料蓄放热调控上的应用,讲解了如何在蓄放热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对流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建环系老师们听取了刘泛函老师的汇报,并针对多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次学术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对建环系学术氛围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2月2日下午在建筑系办公室,苑雪飞博士作了《基于自然语境的寒地建筑形式创作方法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报告介绍了寒地建筑创作回应自然语境的的理论基础及发展机制,归纳分析了影响寒地建筑形式的重要自然语境要素,从而提出了基于地貌语境的寒地建筑形式创作、基于气候语境的寒地建筑形式创作、基于场景语境的寒地建筑形式创作的三方面创作导向,以一系列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应对寒地建筑形式创作中的典型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