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院长/书记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社会服务 > 正文

​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团队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1-22 】    浏览数 :  

一、团队基本情况

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团队自2016年9月成立,成员已逐步发展到8人,围绕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和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建设需要及团队已有基础进行工作。

团队的现有主要成员长期从事混凝土,新型建筑材料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经验,合作完成了省部级项目、市厅级项目十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获发明专利多项,对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品、节能材料、工业废弃物利用、混凝土的宏观和微观性能有较多研究。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团队主攻方向研究内容

1、新型胶凝材料及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2、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3、新型节能绿色建材及施工的研究与开发。

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1、新型胶凝材料及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2、混凝土桩等制品新技术研究;

3、新型节能绿色建材及施工的研究与开发;

4、生态型建筑材料的开发;

5、固体废弃物的利用;

6、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

7、土木工程材料的拓展研究。


三、团队带头人和核心成员简介


刘红飞,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1984年武汉建材学院(现名武汉理工大学)胶凝材料及制品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2005年在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的研究设计开发。任新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2006年调入嘉兴学院,曾任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土木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泡沫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化学激发胶凝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地聚合物产业化专委会委员;全国建筑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态混凝土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嘉兴市专业技术带头人,建材行业科技评审专家。 

主持并完成国家科技部项目 “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研究”1项,参与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1项,完成国家经贸委项目一项,国家发改委项目一项,2006年申报成功国家科技部项目一项,承担国家行业标准项目共17项,其中主持完成6项,参加11项,完成企业横向项目四十多项。2005年度负责的“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生产技术”获中国材料科工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建筑外加剂》专著一本,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及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以第一发明获得发明专利一项,ZL 2013 1 0221042.3 “减少泡沫混凝土板裂缝的方法”。“芯模振动工艺生产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论文获得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六次优秀论文奖,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二等奖、实践技能奖,指导学生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3项。

近5年来,主编国家及行业标准5部,都已出版实施,发表论文10篇,其中2篇EI收录。


蒋元海,男,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4-1988,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士

1988-1991武汉工业大学,建筑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

1991/7 -2004/12国家建材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4/12-至今,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主要学术兼职: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评审专家、浙江省水泥制品协会专家顾问、浙江省混凝土协会专家顾问、嘉兴市建设工程评估专家、嘉兴市混凝土协会顾问等社会职务。

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9年度,排名第一)、获全国建材行业部级标准设计一等奖1项(2006年度,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8年度,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度,排名第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6年度,排名第一)、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排名第一)。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10多部,参与10多部。申请的“管桩水泥的制作方法”等15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发明专利,并部分已实现产业化。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高强混凝土等方面开展了50多项的科研、开发、设计、技术服务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蒋元海老师在全国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薛力梨,女,1981年出生,山西运城人,东南大学硕士毕业。

从事《土木工程材料》和《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工作以及建筑材料分室和能耗测试室的管理维护工作。科研方面从事新型建筑材料、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方面的研究,目前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EI收录2篇,CSCD收录1篇,一般期刊论文3篇。指导学生SRT共4项、浙江省科技创新计划一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篇;指导学生申请并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 《简卸式混凝土模具 》第二发明人。专利号:ZL 2014 3 0093649.3 )。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PHC管桩蒸压养护混凝土的界面结构与性能(3/4),项目编号:LY12E08013,已结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嘉兴市科技计划1项(“泡沫玻璃免煅烧脱硫石膏保温板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5C13007);主持重点学科自主一般项目1项(“脱硫石膏基泡沫玻璃保温板研发”)。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并授权(《泡沫玻璃保温板》第一发明人。专利号:ZL 2013 1 0249341.8)


林广平,男,副教授,博士,200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9—1993 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筑专业,本科;

1993—1999,中煤总公司大屯煤电集团,掘进工程师;

1999--2002, 河海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2--2006,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博士学位;

2006—至今 ,浙江省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师。

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已形成以土木工程材料及其应用研究的科研方向,在土木工程结构分析方面有较多成果积累,尤其是复杂受力状态下的材料性能劣化规律有较高的水平。第二个主要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材料的节能、生态、智能化研究, 包括节能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基金、省(部)厅级科研课题3项,横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杂志及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被EI收录3篇;


熊厚仁,男,1982年4月出生,高级实验师。

2005年7月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9年2月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2014年9月-至今上海大学结构工程在读博士,长期从事外墙外保温系统耐久性研究和围护结构测试技术研究,主持在研1项省部级课题《粘贴式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脱粘致灾的监测、诊断、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和1项市厅级课题《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护层劣化研究与疲劳寿命评估》,主持完成2项市厅级课题《泡沫玻璃保温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技术研究》和《泡沫玻璃保温砼的保温与强度性能优化研究》,参与了多项省部级课题,指导浙江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3项,在《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建筑材料学报》《混凝土》、《新型建筑材料》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EI收录4篇。


四、团队形成的背景和支撑条件

嘉兴学院土木工程学科顺应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浪潮,瞄准嘉兴市产业集群需求布局和建设重点学科,结合地方建筑业发展需要,确定了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方向,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促进了本团队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的明确。 

团队的现有骨干成员曾经是校重点扶持学科和省重点专业“土木工程”及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建筑节能技术》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研究方向负责人和骨干,也是嘉兴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节能材料方向负责人和骨干,且年龄及专业职称搭配合理,为本团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已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实验室,以往承担的多数项目的实验工作都在本中心完成。本创新团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围绕建筑行业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绿色建筑材料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自身队伍的知识结构,快速凝聚、积极探索、承担了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科研项目,承担了一些省部级、市厅级、校级及企业委托的一些科研项目,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类型,对材料、试验检测方法、应用技术研究、标准化、绿色节能建材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多工作。集中在下面4个方面:1水泥基材料的绿色化,2非水泥基材料的绿色化,3工业废弃物的利用,4建筑节能(绝热)材料。完成的项目:


1、水泥基材料的绿色化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HC管桩蒸压养护混凝土的界面结构与性能”

国家发改委标准项目“水利灌排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渠槽”

管桩系列国家行业标准项目

国家标准项目“混凝土外加剂中残留甲醛的限量”(参加)

工信部标准项目“预制混凝土井壁”

工信部标准项目“预拌砂浆用保水剂”

工信部标准项目“水泥混凝土制品生产用蒸压釜安全操作规程”

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提高透水性混凝土强度的研究”

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竹纤维砂浆抗裂性能研究”

企业合作项目“生态混凝土开发应用”


2、非水泥基材料的绿色化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碱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及其工程应用”

科技部项目“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的开发研究” 

国家标准项目“用于耐腐蚀水泥制品的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

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的推广应用”

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泡沫玻璃免煅烧脱硫石膏保温板的开发研究 ”

校重点SRT项目“碱激发混凝土专用减水剂的实验研究”


3、工业废弃物的利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碎屑及离心混凝土废浆在管桩生产中循环利用的研究 ”

浙江省公益性研究项目“废弃无机保温材料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工信部标准项目“蒸养混凝土制品用掺合料”

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大掺量粉煤灰绿色混凝土的研究”

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利用废弃玻璃碎屑研制透水混凝土”

企业合作项目“高掺量粉煤灰水泥制品生产技术”


4、建筑节能(绝热)材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新型泡沫玻璃自保温节能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

浙江省公益性研究项目“废弃无机保温材料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浙江省科技厅研究项目“基于废弃泡沫玻璃开发自保温新型墙材的关键技术研究”

嘉兴市科技局项目“相变调温节能建筑材料的研究”

嘉兴市科技局项目“嘉兴地区废弃秸秆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改善研究”

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泡沫玻璃保温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技术研究”

工信部标准项目“水泥基泡沫保温板专用砂浆”

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纤维对泡沫混凝土比强度的研究”

校重点SRT项目“对以双氧水为发泡剂的低密度泡沫混凝土的探究”

校重点SRT项目“轻骨料混凝土比强度的研究”

这些研究项目的开展也取得了多项成果,例如:

管桩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取得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与其他单位共同完成的预应力离心方桩获得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布实施标准10余部


蒋元海教授获得全国混凝土水泥制品行业突出贡献奖,嘉兴市创新特殊贡献奖

获2017年度建材行业标准创新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PHC管桩混凝土压蒸强度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获嘉兴市第十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

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技术获2005年中国非金属矿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芯模振动工艺生产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 获得2008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六届优秀论文奖

国家标准GB/T 29423-2012《用于耐腐蚀水泥制品的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获2015年建材行业标准创新奖三等奖。